UEFI模式启动Arch Linux成功,此贴发自Arch。不过遗憾的是加了noefi模式启动。
上次失败之后想了一下,用archboot版本通过VBox给移动硬盘重装了一下系统,至少保证kernel,grub2都是好的,在VBox无法启动,似乎是VBox的UEFI没有USB驱动?在实体机器上,可以进入Grub菜单,但仍然启动不了,重启之后,加了noefi参数,启动成功。装了xorg/gnome/gdm,可以进入X,说明intel的驱动是不依赖于BIOS的。现在就是这个noefi了。期待3.0的内核发布,也许就完美了。
现在移动硬盘是GPT分区了。想分几个区分几个区,还是很不错的。下一步等出差结束,回去把本机硬盘也格了作成GPT分区。Win7+Arch,完美了。
Saturday, July 23, 2011
Monday, July 18, 2011
UEFI/GPT + Linux
这两天尝试了一下用UEFI/GPT模式安装和启动Arch Linux。尝试了几种方式都失败了,但是还是有些收获的。
首先尝试通过VBox挂载安装ISO,在移动硬盘上安装。问题很多:
应该是2.6.39的kernel以及本机的UEFI都有bug,导致安装失败。去DELL官网搜了一下BIOS更新,从A04升级到A05,还是不行,看来要等3.0的kernel了。目前本人对于Arch还是个新手,不懂AUR安装kernel,此事暂缓,继续观察。
再次尝试直接在VBox中安装。这次用了非官方支持的archboot(估计也是官方做的,只是不提供官方支持),可以UEFI启动,启动后一段时间是黑屏的,一度认为不行,直到出现企鹅图标,发现还是可以的。archboot用part分区,可支持创建GPT格式以及分区,需要手工建立GPT系统分区(见wiki),可支持安装grub2-efi(貌似有bug,反复安装了几次),略去N次尝试后,终于可以启动了。有个问题是无法设置成默认启动,用efibootmgr设置不报错(wiki),但是无效。必须从EFI Shell找到grub.efi,手工启动。虽然不完美,总算有了一个可以启动的。
在新系统中折腾好了Xorg,GnomeShell,GDM后,悲催的发现无法启动,貌似是vboxvideo驱动依赖与BIOS。也就是说vbox-guest-addtions不支持UEFI下的图形。
折腾到这里还是没有一个能用的Linux桌面。不过收获还是不小的。现在对EFI的启动过程有点明白了,原来的MBR扇区+stage2文件都存在GPT那个系统分区中(200M,fat32格式,设置boot=on),可以存一堆不同的,大家互不干扰。启动程序需要在UEFI的启动管理器中设置(似乎叫NVRAM,Mac中常见这个东西),如果没配置,也可以通过EFI Shell去找到那个efi文件并加载。EFI Shell内置在VBox中,但是实体机器是没有的,也是需要安装的。
后面,就是期待3.0的kernel的发布,会再次尝试。
首先尝试通过VBox挂载安装ISO,在移动硬盘上安装。问题很多:
- 官方的安装盘不支持EFI启动
- 安装程序似乎不支持GPT分区,但是可以挂载
- 安装程序不支持安装grub2-efi,需要手动安装(wiki)
应该是2.6.39的kernel以及本机的UEFI都有bug,导致安装失败。去DELL官网搜了一下BIOS更新,从A04升级到A05,还是不行,看来要等3.0的kernel了。目前本人对于Arch还是个新手,不懂AUR安装kernel,此事暂缓,继续观察。
再次尝试直接在VBox中安装。这次用了非官方支持的archboot(估计也是官方做的,只是不提供官方支持),可以UEFI启动,启动后一段时间是黑屏的,一度认为不行,直到出现企鹅图标,发现还是可以的。archboot用part分区,可支持创建GPT格式以及分区,需要手工建立GPT系统分区(见wiki),可支持安装grub2-efi(貌似有bug,反复安装了几次),略去N次尝试后,终于可以启动了。有个问题是无法设置成默认启动,用efibootmgr设置不报错(wiki),但是无效。必须从EFI Shell找到grub.efi,手工启动。虽然不完美,总算有了一个可以启动的。
在新系统中折腾好了Xorg,GnomeShell,GDM后,悲催的发现无法启动,貌似是vboxvideo驱动依赖与BIOS。也就是说vbox-guest-addtions不支持UEFI下的图形。
折腾到这里还是没有一个能用的Linux桌面。不过收获还是不小的。现在对EFI的启动过程有点明白了,原来的MBR扇区+stage2文件都存在GPT那个系统分区中(200M,fat32格式,设置boot=on),可以存一堆不同的,大家互不干扰。启动程序需要在UEFI的启动管理器中设置(似乎叫NVRAM,Mac中常见这个东西),如果没配置,也可以通过EFI Shell去找到那个efi文件并加载。EFI Shell内置在VBox中,但是实体机器是没有的,也是需要安装的。
后面,就是期待3.0的kernel的发布,会再次尝试。
Sunday, July 17, 2011
博客再开
2011年,一个字乱。公司动荡,换了工作,平静的生活一下子被打破了。再想回去过那种安逸的日子已经不可能了,还是努力工作吧。
想想前几年,似乎一事无成。也许是注意力太分散了,面面俱到,但是都没有深入下去。是时候静下心来了,在一两个点上研究的深一点,有所突破。
去年,本来是想深入学习LLVM的,但新公司是纯Java体系,那就先钻研钻研Java吧。正好JDK7即将发布,我的Java知识还停留在JDK1.4上,需要严重更新了。还有Linux,仍然要继续玩下去,工作中也用得着。Mac和iOS什么的我就不花时间了。
去年一年都在混腾讯微博,逐渐发现哪里的用户群年龄普遍偏低,不太适合我,干脆放弃,只留了一堆汽车媒体的,看看车而已。不久前又注册了Google Plus,用了几天,挺不错的SNS,准备以G+为中心,开始整理我的SNS类应用。但是同时我也感觉到,其实我还是需要一个Blog的。这年头大家都在玩Twitter一类的东西,写Blog的人越来越少了,但是Twitter的速度太快,我还是需要一个静下心来写点什么的平台。Blog的速度比较适合。
这个Blogger帐号貌似06年就申请了,但是由于国内访问不了,就没有维护了。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,之前在腾讯QZone混了一段时间,不过在那里写技术类博客似乎不是好注意。还是先挪到Blogger这里来吧。都准备以G+为中心了,Blogger也挺好的。反正主要是自己记录写东西的,国内能不能访问也无所谓了。
想想前几年,似乎一事无成。也许是注意力太分散了,面面俱到,但是都没有深入下去。是时候静下心来了,在一两个点上研究的深一点,有所突破。
去年,本来是想深入学习LLVM的,但新公司是纯Java体系,那就先钻研钻研Java吧。正好JDK7即将发布,我的Java知识还停留在JDK1.4上,需要严重更新了。还有Linux,仍然要继续玩下去,工作中也用得着。Mac和iOS什么的我就不花时间了。
去年一年都在混腾讯微博,逐渐发现哪里的用户群年龄普遍偏低,不太适合我,干脆放弃,只留了一堆汽车媒体的,看看车而已。不久前又注册了Google Plus,用了几天,挺不错的SNS,准备以G+为中心,开始整理我的SNS类应用。但是同时我也感觉到,其实我还是需要一个Blog的。这年头大家都在玩Twitter一类的东西,写Blog的人越来越少了,但是Twitter的速度太快,我还是需要一个静下心来写点什么的平台。Blog的速度比较适合。
这个Blogger帐号貌似06年就申请了,但是由于国内访问不了,就没有维护了。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,之前在腾讯QZone混了一段时间,不过在那里写技术类博客似乎不是好注意。还是先挪到Blogger这里来吧。都准备以G+为中心了,Blogger也挺好的。反正主要是自己记录写东西的,国内能不能访问也无所谓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