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s

Thursday, March 14, 2013

Native boot VHD, Win8 Fast Boot

在这个悲伤的日子,发一篇博客,纪念一下即将阵亡的GR。

这两天忙着捣鼓笔记本系统迁移,公司发的Latitude E6420要还了,自己买了一台inspiron 7520。

本来是指望用硬盘对拷,买了一个SATA3的光驱硬盘支架,可惜快递就耽误了四天,拿到手还是坏的,根本没用上,最后是用一根网线直连对拷搞定的。两台机器都是千兆网卡,对拷大文件的时候至少能上50M/s,但是拷贝小文件性能急剧下降,甚至低到几百k。

在老的E6420上,我尝试了Native boot VHD,整个硬盘只有一个主分区D(其实还有boot分区,可忽略不计),上面有2个VHD文件,win7.vhd和win8.vhd,分别安装Win7和Win8。通过Win7的boot manager从VHD引导系统,此时VHD被映射为C盘,主分区为D盘,另外一个vhd就是一个文件。
Native boot VHD的好处是:
一、节省空间(特别是多系统并存时)。
我的硬盘是320G。例如win7.vhd和win8.vhd最大容量都是60G,且都只安装了30G的内容,如果引导win8系统,则看到的是一个C盘60G,一个D盘320G,其中D盘有两个文件,一个是win7.vhd,大小是30G,一个是win8.vhd,容量是60G。win8.vhd在当作系统引导时会占用最大空间,没有引导的vhd文件则保持实际容量。此时我的D盘实际可用空间是320G-60G-30G,如果为这两个系统分别分一个固定分区,则D盘实际使用空间为320G-60G-60G。
另外,扩大VHD非常容易。这样初始的时候系统VHD可以小一点,如果容量不够可随时扩充VHD,有点LVM的概念。
两套系统还可以公用一套page文件,另外由于VHD的限制,不能休眠,也就不需要休眠文件了。这样还能节省不少空间。

二、盘符比较清楚。
多Windows系统并存时,盘符往往比较混乱,用了VHD以后,被引导的VHD就是C盘,主分区D就是D盘,另外一个系统只是一个vhd文件,如果不挂载这个vhd,则看不到盘符。我把My Documents等个人目录都指定到了D盘,C盘只装软件,这样两个系统可以共用一套个人文档。

三、系统迁移方便
理论(实际上我这次迁移放弃了VHD启动,所以没有实践)上只需要复制vhd文件。还可以将vhd文件移入hyper-v以虚拟机方式启动,据说不需要修改,不过我没有尝试过。

带来的问题:
一、Native boot VHD不支持休眠,只能睡眠。不过对于8G以上的内存,休眠的性能很差,不是特别重要。
二、磁盘IO下降。据说VHD方式对IO影响不大,但是感觉上开机速度还是受了影响。也怀疑是杀毒软件会对VHD文件额外进行一次扫描,导致IO变慢。这也是我放弃VHD启动的直接原因。

考虑到IO变慢的问题,并且新机器的硬盘是1T的,对容量的压力比较小,所以在7520上用了真实分区。感觉开机的确快了很多,不过由于两台机器的配置还是有差异的,IO影响问题只能存疑了。

这次新机器终于用上了原生的UEFI+GPT启动,并且有了意外的发现。在这种模式下,Windows 8的启动真的非常快。5400转的机械盘,从开机画面到出登录界面,顾及不超过10秒。稍微Google了一下,是Windows 8的Fast Boot特性。这种特性的必要条件是UEFI+GPT启动,并且显卡支持GOP模式。在非Fast Boot模式下,Win8的启动画面是蓝色的Windows徽章,而在Fast Boot模式下,直接是开机的DELL圆形徽章。
用Windows 8且机器支持UEFI的同学都应该尝试切换到UEFI+GPT模式,会有惊喜。

顺便介绍一下入手这台inspiron 15R SE的经历,购买和使用戴尔也是一种折腾的乐趣。我买的是i7的顶配,官网标价7399,升级到三年意外保护大概在8347(关于保修,首先戴尔的质量真的不靠谱,没有保的戴尔就是渣啊,在保的机器用起来就放心多了,另外我有两次泼水弄坏键盘的事故,多花点钱搞个意外保险比较安心,虽然我没有体验过意外保险)。由于我们公司是戴尔的大客户,我们公司的员工可以享受EPP折扣,超过6000的机器直接给6%的折扣。当然也可以直接和戴尔的销售mm砍价,不过EPP省心的多,更适合不太会砍价的同学。另外,这机器的标配是Win8,我让销售给改成Win7了(官网无法定制,但是他们的内部系统可以定制),便宜了200块(我有一个正版的Win8 key,不想多花钱),另外在官网定制三年意外保护,还包含一个软件一线通服务,对我也是无用的,和销售交流了以后,先定制为三年送修,然后机器到手后加保三年意外保修,还可以省下大约150。经过各种折腾,终于比官网原价省下了1K,能省则省,而且更大的乐趣在于折腾。


Sunday, December 30, 2012

VS2012升级Update1后Help报错解决方法

安装VS2012后,修改了Local store path。之后更新了Update1,再打开Help,报错:
A content file required by the Help Viewer is missing or has been corrupted.
搜索后发现以下解决方法:
编辑注册表
HKEY_LOCAL_MACHINE\SOFTWARE\Wow6432Node\Microsoft\Help\v2.0\Catalogs\VisualStudio11
键值LocationPath被复原了,导致Help找不到catalog文件,把这个路径修改回正确的路径。

Wednesday, December 19, 2012

邮件发贴

测试一下邮件发贴。
向校长致敬。互联网的未来属于精通网络底层协议和编程技术的少数技术宅。向此目标而奋斗。

Wednesday, September 12, 2012

9月12日,索尼哥逆天了

盗官方图一张

几天前,屋脊开始流传全副黑卡RX1。谍照毫无PS痕迹,但是还是让人无法相信。今年五月刚刚发布了1寸底的RX100,在屋脊好评如潮。按照传统厂的策略,绝对没有如此大跃进的可能。然而今天RX1如期而至。只能感慨,索尼的规则就是不按规矩出牌。

虽然定价高达$2799,加上定焦不可换镜头,RX1注定是小众中的小众,拥有者不会太多。但RX1对整个影像市场格局的影响绝对超过了产品本身。从今天屋脊各论坛无一例外的都在热议RX1可以看出。

索尼哥给了大家两个信号:

一、全副即将全面普及,趋势在加速。DC已经是全副,Alpha单电也已经是全副了,奶昔全副也就是明年的事情。没有全副技术的要小心了。NC两家坐拥全副单反,暂时无忧,但是其他几家就难受了。最悲催的应该是P家了。别人家DC都是FF的了,自家的旗舰单反还是APS-C。看样子今年全副又是没戏。P家的归属也许就是放弃单反,专注于645中副市场中去了。而奥巴、松下M4/3后面的日子估计比较难受了。虽然和APS-C比,M43有不少优势,但是一旦变成M4/3与全副的对抗,则劣势就明显了。

二、单电要革单反的命。本次发布的机器都拥有CMOS整合相位对焦技术,单反对焦能力的优势即将消失。那么只有OVF与EVF的问题了。如果索尼能继而解决了EVF的缺陷,单反的消失也指日可待了。

回想上个月去北京,不小心进了大悦城索尼自营店。感叹索尼能拿的出手的东西已经不多了,黑卡RX100算一个,头戴3D视频算一个,其他的真没什么拿的出手的了。虽然摆了一堆A77和奶昔,但是和CN比毫无吸引力,一堆笔记本也无法和旁边的水果相提并论。今天RX1的发布算是逆天了(与之相比,A99都没人关注了)。

感谢索尼的不按常理出牌,加上今年尼康对感动牌的逆袭,明年的竞争会跟精彩。拭目以待。




Tuesday, June 26, 2012

VirtualBox+Oracle 11gR2 RAC一点心得

这两天在做高可用测试方案,其实是拿了别人以前的案例在改。一个用例实在搞不明白,是关于在RAC节点上运行alter system suspend的效果。由于没有可用的RAC环境可以试(就算有也不太敢玩),只好用虚拟机自己建一个做试验了。经过一个休息日和两个早上的努力,终于成功安装。下面记录一些注意事项。

安装手册

如果不熟悉的话,RAC安装还是挺复杂的,一个好的安装手册是必须的。我先找了官方的文档,写的太罗嗦,看到最后没心思细看了,遂搜了一篇中文文档,最后发现是翻译的ORACLE-BASE的这篇文章:
http://www.oracle-base.com/articles/11g/oracle-db-11gr2-rac-installation-on-oel5-using-virtualbox.php
看来以后装Oracle直接去ORACLE-BASE就好。

操作系统

RHEL兼容性好,但是不容易下到,也无法更新。用甲骨文自家的Oracle Linux就方便多了。首先兼容性没问题,且免费下载,更有免费的更新源。目前Oracle的官网不允许中国IP下载,我是用迅雷拖的,后来发现有公开的mirror,见此文:
https://wikis.oracle.com/display/oraclelinux/Downloading+Oracle+Linux

不建议用最新的6系列,没有asm相关包,我用的是5.8的版本以及uek内核。装完之后,可增加Oracle的公开免费YUM源,见:
http://public-yum.oracle.com/
更新到最新的uek内核也没有问题。

Oracle介质

操作系统版本很重要,Oracle介质的版本也很重要。及时是5.8,由于用了uek内核,也需要比较新的版本。
曾经也有Oracle support帐号,流畅下载最新版本,可惜最近不能用了,各种不方便。移动硬盘里存了一个以前下载的11.2.0.2,安装失败,查了一下是11.2.0.2和uek内核的兼容性问题,需要11.2.0.3。用版本号搜了半天也没搜到下载地址,后来用p+patch号,一搜一堆。例如11.2.0.3的patch号是10404530,用"p10404530"做关键字搜索,能搜到很多连接,用迅雷下载即可。
安装RAC需要1,2,3三个包。

关于虚拟机

VirtualBox虚拟机内存最好设2G,原来设置了1.5G,OUI提示内存不足,应该问题不大,但是为了保险还是改为了2G。一个Windows跑两个Linux虚拟机,磁盘是比较大的瓶颈。跑起来比较慢,只能学习用途了。有条件的可以上SSD,应该改善很大。



Wednesday, March 28, 2012

关于VLC 2.0中文字幕方块问题

曾经是坚定的K-Lite/MPC用户,因为进来OSX和Linux上VLC用的比较顺手,在Win下VLC用的越来越多,渐渐成为主力了。可惜中文字幕这块始终有问题,不是乱码就是白色方块。今天又捣鼓了一下,终于(凑合着)解决了。
先放狗搜了一下,关键还是字体,有人用OSX下的LiHei搞定了,但是我手上没有,也懒得去下。只能拿本机上的字体试。试了很多中文字体都无效,包括微软雅黑/文泉驿微黑/仿宋什么的。结果试着用日语字体Meiryo时,竟然成功了。还有繁体字体MingLiU也可以。但是Meiryo存在缺字的问题,MingLiU稍微全一些。虽然字体比较丑,但是总算凑合能用了。
还有一种说法,是设置字体的时候,不是从下拉列表选择,而是直接输入完整路径。这招试过貌似无效,也尝试过修改配置文件vlcrc,也是无效。目前只能用MingLiU凑合着用了。

Thursday, March 8, 2012

更新:关于谷歌市场与运营商

之前一直以为手机注册之后,运营商就定死了,现在看还是会变化的。因为在机器上的变化反映到WEB有个延时,之前没有发现。我的一个帐号注册时显示CHINA MOBILE,在修改系统属性的第二天变成T MOBILE了。另外一台机器在拿走了SIM卡,用WIFI上网之后,运营商变为空了。看来注册信息中一切都是可变的。因此,我原来想的创建两个帐号,分别设置成不同运营商的做法无法实现了。等手上的NOTE升级到ics后,还得想办法root。

另外验证了一个想法,不再需要Market Enabler这个程序了,直接设置系统属性就行了,甚至不需要自己写程序,用adb shell 加自带命令即可。

PS: 写这篇博客的时候,Android Market已经更新为Android Play了。